焦作到桑坡
发布日期:2024-11-25
查看更多本报讯(记者 陈忠权)眼下距离2019年春节仅有不到一个月时间,跨城拼车回家过年成为一部分返乡客的选择。借助互联网拼车平台跨城拼车回家过年,不但省去了抢火车票的烦恼,还比乘坐火车便宜实惠。 但 是 业内专家提醒:跨城拼车回家过年一定要关注互联网平台提供的相关保险,特别要关注赔偿细则,以免人身财产安全遭到损害。 一家大型互联网租车平台客服介绍,每年都有一些人需拼车回家过年,但过去是他们在网上随意找,费用自己商定,常常因此发生纠纷。而现在互联网拼车平台则提供了比较规范的拼车服务,只要车主和拼车乘客在平台上注册登记预约,都可以找到自己心仪的车主和乘客。为争抢拼车车主和乘客,多家互联网拼车平台都采取了优惠促销手段,有的平台推出了8折拼车费用优惠;有的则是7折车费优惠;还有一家大型拼车平台规定,只要是3人以上拼座,可以享受车费4折优惠。而有的平台则提供拼车跨城行驶中加油、维修、餐饮等一条龙服务,都是车主和乘客急需的配套服务,也很有吸引力。 有业内专家指出,虽然一些拼车平台跟保险公司有合作,但是有些保险公司却对因交通事故而发生的人身财产伤害赔偿比较苛刻,有的根本不赔偿,其核心问题就是赔偿细则不清楚。专家建议,跨城拼车一定要选择大型拼车平台,要特别关注保险赔偿细则。另外,对于车主的驾龄、车况、驾驶记录等应该提前了解,选择一个靠谱的车主为重要。
发布日期:2018-10-30
查看更多中新网9月16日电 第三方研究机构易观智库今日发布了中国拼车市场的7月报告,该报告显示,滴滴顺风车以66%的服务成交订单占比高居榜首,一跃成为中国拼车市场的领头羊。易观指出,拼车市场正进入到寡头时代。 该报告是Analysys 易观智库。中国数字消费用户雷达数据综合分析后披露的。报告指出7月份中国拼车服务成交订单的前三强分别为滴滴顺风车、嘀嗒拼车和天天用车,占比分别为 66.0%、 21.3%、 5.3%。 报告同时指出,2015 年 7 月 滴滴顺风车、嘀嗒拼车和天天用车分别以 62.1%、 30.5%和 7.6%的比例占据中国拼车服务活跃用户覆盖率的前三名。滴滴顺风车以 338 个城市位列中国主要拼车服务覆盖城市数首名,51 用车覆盖了 100 个城市, 天天用车覆盖了 52 个城市。 易观指出,根据易观监测的各项指标,滴滴顺风车均占据了明显优势,无论是活跃用户数量还是订单量均为第二名的一倍以上,这意味着滴滴顺风车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拼车平台。 公开资料显示,滴滴顺风车于2015年6月1日正式上线,其在七月份的日高峰订单一度突破了223万,创造了整个拼车行业的新历史,同时将整个行业的订单量拉升一个新的规模化增长的新时期。 易观认为,中国拼车市场从 2014 年爆发, 大量企业已经在激烈竞争中退出市场, 寡头竞争格局已经形成。滴滴顺风车作为滴滴快的旗下一个细分产品线已经拥有了较大的用户体量,其车主资源和乘客资源已经在滴滴快的生态圈中形成循环。 有业内人士指出,易观报告呈现了整个拼车市场格局正在发生的巨变,伴随着滴滴顺风车的崛起,已经有多家竞争企业退场,相信未来在拼车领域的淘汰赛还将加剧。 易观指出,未来滴滴快的将基于包括滴滴顺风车在内的出行细分产品继续打造城市交通生态圈, 并基于此拓展变现模式。“在中国拼车市场进入寡头竞争阶段后,生态建设将成为为拼车服务商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拼车将继续在共享经济+城市交通中占据重要位置。”(中新网IT频道)
发布日期:2018-10-30
查看更多相对于历史悠久的自发拼车模式,目前移动互联网拼车公司的“年纪”都很轻,绝大多数成立于2014年。一位从业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之所以“扎堆”出现,是因为2014年1月1日,北京市交通委出台的《北京市小客车合乘出行的意见》明确鼓励合乘行为,并将其分为公益型合乘和互助型合乘。 目前,拼车软件行业里比较知名的有微微拼车、51拼车、爱拼车、天天用车、嘀嗒拼车等七八家公司,剩下的则是一些区域性或者垂直化拼车公司,数量约为十几家。由于体量和规模都非常接近,因此无论是在补贴策略、用户数、订单成交量上,各家拼车公司的数据都差不多,没有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滴滴进入后,或将扮演搅局者的角色,改变拼车行业原有的游戏规则。 现有企业规模基本相同 拼车软件使用较简单,在软件中输入出发地点和目标地点即可下单,然后订单信息会自动派送到附近的车辆,拼车车主根据自己的行车路径,选择接单或不接单。 据了解,目前拼车的价格在出租车基准价的一半以上,在计费方式上,拼车主要按公里数收费,平均两元一公里,也有一些拼车软件设置了起步价。 和打车、专车大的不同在于,拼车市场主要是由上下班群体构成。爱拼车市场总监杨洋告诉记者,目前,95%以上的拼车是以上下班出行为主,从后台统计的数据来看,周一~周五的订单量高,周 末偏低。 事实上,拼车市场仍处于早期萌芽阶段。微微拼车CEO王永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拼车公司的渗透率依旧非常低,但同时市场规模又很大。综合来看,目前每家拼车软件企业的用户数大概在50万~100万左右,这其中包括车主和用户,每家的订单量也非常接近,平均一天2万~3万个订单。拼车的推广是各家企业经营的核心环节之一,为了吸引车主加入,拼车公司需要通过大量的地推人员挨个去推广产品,邀请车主入驻,并且还需负责平日车主的日常维护和一些后勤工作。 用户一天接两单已到上限 在国内拼车市场仍处于萌芽期的背景下,滴滴入局后是否会扮演搅局者的角色,拼车企业看法不一。天天用车CEO翟光龙表示,滴滴加入意味着大公司也看好这一市场,目前拼车的渗透率仍然很低,但市场很大,滴滴适时加入有利于促进这一市场发展。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拼车公司高管则认为,“拼车”是一门技术活儿,不但需要匹配车主和用户的需求,还要对出行路径进行判断,通过地推等手段优化和维护客户,并且还要制定相应的价格策略、补贴标准,滴滴想成为拼车市场的翘楚,可能需要交一段时间“学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拼车市场也采用补贴的办法进行推广,大部分采取按单数补贴,平均每单补贴力度为10元左右。 即将上线的滴滴拼车,是否会像之前在出租车、专车领域一样,通过给予大量补贴的手段,在短时间内消耗竞争对手,从而实现一家独大的局面?对此,杨洋表示,拼车和专车市场不同,很难通过价格补贴来吃掉对手,原因在于专车可以一整天在外面接单跑活儿,但拼车的大出行时间段集中在上下班,对于绝大多数拼车车主而言,一天两单几乎已经到了上限,正因为这样的特殊性,用车市场“一招鲜吃遍天”的补贴策略,可能很难奏效。
发布日期:2018-10-3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