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孟州拼车官方网站!

孟州拼车

新闻中心

秉持着坚持品质、责任、精心、执着的理念,致力成为您满意的合作伙伴,为客户提供完善的产品和服务。

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拼车平台争抢春节市场

拼车平台争抢春节市场

2018-10-30

  本报讯(记者 陈忠权)眼下距离2019年春节仅有不到一个月时间,跨城拼车回家过年成为一部分返乡客的选择。借助互联网拼车平台跨城拼车回家过年,不但省去了抢火车票的烦恼,还比乘坐火车便宜实惠。  但 是 业内专家提醒:跨城拼车回家过年一定要关注互联网平台提供的相关保险,特别要关注赔偿细则,以免人身财产安全遭到损害。  一家大型互联网租车平台客服介绍,每年都有一些人需拼车回家过年,但过去是他们在网上随意找,费用自己商定,常常因此发生纠纷。而现在互联网拼车平台则提供了比较规范的拼车服务,只要车主和拼车乘客在平台上注册登记预约,都可以找到自己心仪的车主和乘客。为争抢拼车车主和乘客,多家互联网拼车平台都采取了优惠促销手段,有的平台推出了8折拼车费用优惠;有的则是7折车费优惠;还有一家大型拼车平台规定,只要是3人以上拼座,可以享受车费4折优惠。而有的平台则提供拼车跨城行驶中加油、维修、餐饮等一条龙服务,都是车主和乘客急需的配套服务,也很有吸引力。  有业内专家指出,虽然一些拼车平台跟保险公司有合作,但是有些保险公司却对因交通事故而发生的人身财产伤害赔偿比较苛刻,有的根本不赔偿,其核心问题就是赔偿细则不清楚。专家建议,跨城拼车一定要选择大型拼车平台,要特别关注保险赔偿细则。另外,对于车主的驾龄、车况、驾驶记录等应该提前了解,选择一个靠谱的车主为重要。

news

易观:滴滴顺风车市场份额超66% 中国拼车市场进入寡头时代

2018-10-30

  中新网9月16日电 第三方研究机构易观智库今日发布了中国拼车市场的7月报告,该报告显示,滴滴顺风车以66%的服务成交订单占比高居榜首,一跃成为中国拼车市场的领头羊。易观指出,拼车市场正进入到寡头时代。  该报告是Analysys 易观智库。中国数字消费用户雷达数据综合分析后披露的。报告指出7月份中国拼车服务成交订单的前三强分别为滴滴顺风车、嘀嗒拼车和天天用车,占比分别为 66.0%、 21.3%、 5.3%。  报告同时指出,2015 年 7 月 滴滴顺风车、嘀嗒拼车和天天用车分别以 62.1%、 30.5%和 7.6%的比例占据中国拼车服务活跃用户覆盖率的前三名。滴滴顺风车以 338 个城市位列中国主要拼车服务覆盖城市数首名,51 用车覆盖了 100 个城市, 天天用车覆盖了 52 个城市。  易观指出,根据易观监测的各项指标,滴滴顺风车均占据了明显优势,无论是活跃用户数量还是订单量均为第二名的一倍以上,这意味着滴滴顺风车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拼车平台。  公开资料显示,滴滴顺风车于2015年6月1日正式上线,其在七月份的日高峰订单一度突破了223万,创造了整个拼车行业的新历史,同时将整个行业的订单量拉升一个新的规模化增长的新时期。  易观认为,中国拼车市场从 2014 年爆发, 大量企业已经在激烈竞争中退出市场, 寡头竞争格局已经形成。滴滴顺风车作为滴滴快的旗下一个细分产品线已经拥有了较大的用户体量,其车主资源和乘客资源已经在滴滴快的生态圈中形成循环。  有业内人士指出,易观报告呈现了整个拼车市场格局正在发生的巨变,伴随着滴滴顺风车的崛起,已经有多家竞争企业退场,相信未来在拼车领域的淘汰赛还将加剧。  易观指出,未来滴滴快的将基于包括滴滴顺风车在内的出行细分产品继续打造城市交通生态圈, 并基于此拓展变现模式。“在中国拼车市场进入寡头竞争阶段后,生态建设将成为为拼车服务商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拼车将继续在共享经济+城市交通中占据重要位置。”(中新网IT频道)

news

“拼车”是门技术活 一天两单已是上限

2018-10-30

  相对于历史悠久的自发拼车模式,目前移动互联网拼车公司的“年纪”都很轻,绝大多数成立于2014年。一位从业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之所以“扎堆”出现,是因为2014年1月1日,北京市交通委出台的《北京市小客车合乘出行的意见》明确鼓励合乘行为,并将其分为公益型合乘和互助型合乘。  目前,拼车软件行业里比较知名的有微微拼车、51拼车、爱拼车、天天用车、嘀嗒拼车等七八家公司,剩下的则是一些区域性或者垂直化拼车公司,数量约为十几家。由于体量和规模都非常接近,因此无论是在补贴策略、用户数、订单成交量上,各家拼车公司的数据都差不多,没有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滴滴进入后,或将扮演搅局者的角色,改变拼车行业原有的游戏规则。  现有企业规模基本相同  拼车软件使用较简单,在软件中输入出发地点和目标地点即可下单,然后订单信息会自动派送到附近的车辆,拼车车主根据自己的行车路径,选择接单或不接单。  据了解,目前拼车的价格在出租车基准价的一半以上,在计费方式上,拼车主要按公里数收费,平均两元一公里,也有一些拼车软件设置了起步价。  和打车、专车大的不同在于,拼车市场主要是由上下班群体构成。爱拼车市场总监杨洋告诉记者,目前,95%以上的拼车是以上下班出行为主,从后台统计的数据来看,周一~周五的订单量高,周 末偏低。  事实上,拼车市场仍处于早期萌芽阶段。微微拼车CEO王永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拼车公司的渗透率依旧非常低,但同时市场规模又很大。综合来看,目前每家拼车软件企业的用户数大概在50万~100万左右,这其中包括车主和用户,每家的订单量也非常接近,平均一天2万~3万个订单。拼车的推广是各家企业经营的核心环节之一,为了吸引车主加入,拼车公司需要通过大量的地推人员挨个去推广产品,邀请车主入驻,并且还需负责平日车主的日常维护和一些后勤工作。  用户一天接两单已到上限  在国内拼车市场仍处于萌芽期的背景下,滴滴入局后是否会扮演搅局者的角色,拼车企业看法不一。天天用车CEO翟光龙表示,滴滴加入意味着大公司也看好这一市场,目前拼车的渗透率仍然很低,但市场很大,滴滴适时加入有利于促进这一市场发展。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拼车公司高管则认为,“拼车”是一门技术活儿,不但需要匹配车主和用户的需求,还要对出行路径进行判断,通过地推等手段优化和维护客户,并且还要制定相应的价格策略、补贴标准,滴滴想成为拼车市场的翘楚,可能需要交一段时间“学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拼车市场也采用补贴的办法进行推广,大部分采取按单数补贴,平均每单补贴力度为10元左右。  即将上线的滴滴拼车,是否会像之前在出租车、专车领域一样,通过给予大量补贴的手段,在短时间内消耗竞争对手,从而实现一家独大的局面?对此,杨洋表示,拼车和专车市场不同,很难通过价格补贴来吃掉对手,原因在于专车可以一整天在外面接单跑活儿,但拼车的大出行时间段集中在上下班,对于绝大多数拼车车主而言,一天两单几乎已经到了上限,正因为这样的特殊性,用车市场“一招鲜吃遍天”的补贴策略,可能很难奏效。

常见问题
国内拼车市场集中化加剧 排名前三位市场份额占比超九成
国内拼车市场集中化加剧 排名前三位市场份额占比超九成
2018 10-30

    进入寡头时代的拼车行业“马太效应”更加明显。易观智库近的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滴滴顺风车、嘀嗒拼车和天天用车分别占据中国拼车服务成交订单量的69%、20.9%和4.4%,以上3家在今年二季度的订单占比则为62.1%、30.5%和7.6%,名与追随者形成此消彼长之势。  根据第三方研究机构易观智库发布的今年三季度国内拼车市场监测报告,滴滴顺风车的市场份额近七成,第二、三名的市场份额总计25.3%,后者该数据在二季度为38.1%。  除市场份额外,拼车O2O企业在“活跃用户覆盖率”和“覆盖城市数”两项指标上的差距亦在扩大。截10月31日,活跃用户覆盖率占比前三名分别是滴滴顺风车、嘀嗒拼车和天天用车,占比分别为66.1%、28.7%、7.1%,滴滴顺风车以338个城市位列城市覆盖数首位,51用车和天天用车则分别覆盖100个和52个城市。  与前两个季度密集布局城际拼车不同,国内拼车企业从三季度起纷纷发力跨城拼车业务。据了解,滴滴顺风车于9月下旬正式上线跨城拼车业务,目前跨城拼车日均订单量已破万。在上周升级的滴滴顺风车新版本中,对跨城业务模块还进行了多项优化,同时,嘀嗒租车也借春运迁徙潮上线了相关类似业务。业界认为,虽然目前拼车市场集中化正在加速,但从业者仍希望借跨城业务摆脱城际拼车的市场局限,从业务多元化方面入手谋求翻盘机会。

2018 10-30
上下班拼车已成未来发展趋势 市场竞争激烈

   在今年3月5日的上,“创客”李克强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交通”,不止表明政府认可了滴滴类的打车和专车软件的互联网价值及商业价值,同时也表明认可了拼车软件及市场的发展意义。  3月12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在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拼车市场值得支持,对车主来说,一个人坐一辆车浪费,对没车的乘客来说,与人拼车是一种极大的便利。”杨部长的一席话,可谓是为拼车市场铺下了一块坚固的奠基石。  如今移动互联网市场呈爆发式增长,自然催生出了一大批移动手机端的新技术和新应用,这些新的技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许多娱乐项目和生活便利,也为一部分人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商业价值。相应的,这些便利技术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更加严重的依赖于手机。近几年来,在政府部门的认可和支持及一大波人的社 会责任推动下,继打车类、专车类手机软件之后,拼车市场也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已有一大批拼车类手机软件涌向市场。  拼车软件的出现及在市场上迅速走红获得热捧早已是必然趋势。它们为人们的日常出行提供了许多便利,改变了许多人的出行方式和生活习惯。究其原因,除了技术优势的因素外,还有越来越大的市场上对拼车的刚性需求。尤其是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交通现状令人十分不满。公车堵,地铁挤,每天上下班打车又贵,而私家车多数又是一人一车的状况。所以比较折中的办法就是拼车,这样一方面可以少受公共交通堵挤之痛,缓解交通拥堵状况,二来还能改善城市环境,可谓一举多得。  目前市场上已有许多拼车软件,不过质量及管理却参差不齐,稍显混乱。对于用户来说,只有手机拼车软件不断满足他们对便捷、安全、价格合理等条件的要求时,才会达到长效黏度的效果。近来,一款“我有车·拼车”的软件正悄然走红,清新简洁的应用界面、优于其他拼车软件的特色——比如智能精准匹配、实名身份认证、车主竞价体系、双向评价体系等,都为其成为行业佼佼者增加了砝码。  拼车已渐成未来发展趋势,行业竞争必将激烈异常,不过,只有做出好的不断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才能长久抓住用户的心,成就行业赢家。只有不断的激烈的竞争,才能做出更好的产品满足用户的心,从而实现成为行业领头人的愿望。

2018 10-30
专车市场难行,拼车市场已然是下一个风口

   专车是否应该阳光化的话题被炒得沸沸扬扬。但就在专车市场未有定论,各方仍在角力的当口,3月27日,北京出台《小客车合乘出行的意见》,使拼车行为变得合法合规,市场预言拼车市场可能会迎来一个小爆发。  北京市交通委表示,小客车合乘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轻机动车排放对大气污染的解决办法之一,意见给出了小客车合乘的定义,是指出行线路相同的人同乘其中一个人的小客车的一种出行方式。按照规定,北京市提倡合乘各方通过签订合乘协议的方式来明确出行的线路乘车地点、安全责任、费用分摊等各自的权益利益,并且在合乘之前进行核对,确保行车的规范和安全.  这无疑是重大利好!目前出行领域市场中,已经有了一些创业者在做拼车应用的APP,比如58的拼车助手、A拼车、爱拼车、AA拼车、拼拉、极速拼车等。现在北京市正式出台了小客车合乘的出行意见也正式使得拼车行为变得合法合规,也成为受政策保护的行为之一,拼车市场有可能会引来爆发。  这俨然是移动互联汽车行业眼里的风口。目前,拼车软件行业里比较知名的有微微拼车、51拼车、爱拼车、天天用车、嘀嗒拼车等七八家公司,剩下的则是一些区域性或者垂直化拼车公司,数量约为十几家。由于体量和规模都非常接近,因此无论是在补贴策略、用户数、订单成交量上,各家拼车公司的数据都差不多,没有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  据了解,目前拼车的价格在出租车基准价的一半以上,在计费方式上,拼车主要按公里数收费,平均两元一公里,也有一些拼车软件设置了起步价。  和打车、专车的不同在于,拼车市场主要是由上下班群体构成。目前,95%以上的拼车是以上下班出行为主,从后台统计的数据来看,周一周五的订单量高,周 末偏低。  事实上,拼车市场仍处于早期萌芽阶段。目前拼车公司的渗透率依旧非常低,但同时市场规模又很大。综合来看,目前每家拼车软件企业的用户数大概在50万到100万左右,这其中包括车主和用户,每家的订单量也非常接近,平均一天2万到3万个订单。拼车的推广是各家企业经营的核心环节之一,为了吸引车主加入,拼车公司需要通过大量的地推广人员挨个去推广产品,邀请车主入驻,并且还需负责平日车主的日常维护和一些后勤工作。  就连滴滴也坐不住了。日前,一张关于滴滴上线拼车业务的内部截图在网络流传开来。在这张截图上,滴滴APP在出租车和专车两个用车选项之外,增加了拼车功能。消息一传出,业内就普遍认为,这很有可能是滴滴APP在测试拼车功能,拼车市场将硝烟四起。据滴滴内部一位人士透露,滴滴的确已准备上线拼车业务,“几周之内,不出意外应该是在5月。”  一场拼车软件的补贴大战即将开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人表示,目前拼车市场的补贴力度大致为每单10元,滴滴进入拼车市场,前期肯定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补贴。不少拼车软件的从业者则表示,欢迎滴滴加入,已做好继续烧钱的准备。

2018 10-30
这块蛋糕香不香?拼车软件市场浅析

   目前越来越多的拼车软件进入我们的视野,什么天天用车、易到用车等等,传闻中的滴滴快的拼车,都是在积极抢占拼车市场。这意味着大公司都很看好这个市场。  那么实际情况如何呢?在笔者身边的有车一族一般都知道这类软件,并且正在使用的也不算少;但是没有车的人群却对此并不太关注。  而且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也同样显示,有车一族对此类软件更加热衷,市场氛围更好。而没有车的并不太关注。有意思的是,根据我们同事的反映,自己的车每天都能接到几单,这说明在乘车市场仍然是存在需求的。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城市的拼车市场更为活跃,这主要是由于城市区域跨度大和有车一族较多决定的,当然也受到了新事物接受程度快的影响。尤其像北京这样单双号限行的城市,对此的需求更大。  因此我们看到部分拼车软件只在几个大城市提供了服务,比如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成都等等。这些城市对拼车的需求更强烈。  因此,我们认为拼车市场在大城市将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如果没有遇到政策性阻碍的话),在这些生活节奏快的大城市获得巨大市场。  由于经过了打车软件、专车服务等的市场训练和用户习惯的养成,越来越多的用户会逐渐接受这一新的出行方式。可见用户培养是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的。  然而在二线以下城市,由于受到生活节奏慢和用户培养度不够的影响,拼车服务将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成长,主要原因是需求不大。